首頁 > 圖片故事 >

城市系列-四川綿陽古橋
2011-05-30 來源:網絡

查看原圖
“橋是經過放大的一條板凳”,中國橋梁專家茅以升這樣風趣的解釋“橋”。是的,橋就是這么簡單。不過,橋中的上品應該是實用功能與審美價值的完美結合。而集橋、廊、亭于一體的廊橋可以說其中美之經典。安縣姊妹橋就是這樣的美之經典-----中外聞名的東方廊橋。

    該橋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歷史。橋身高3.5米,寬4米、長18米,由40厘米粗的原木并集為梁,上面鋪設橋板,十分結實,經久耐用。人字戶架的橋身,全系穿榫而成,上蓋小青瓦,橋的兩端建有兩疊水的牌樓,牌樓正面中間雕有“雙鳳朝陽”的浮雕圖案。兩邊桃坊上刻有卷草藥紋。橋上金瓜柱有玉紋雕花。造型優(yōu)美,十分渾厚古樸。姊妹橋座落于安縣曉壩鎮(zhèn)五福村季家茶園的山谷之中,處千佛山生態(tài)自然風景旅游區(qū)的必經之地。因兩座木質結構的古橋,高矮一樣,寬窄相同,長短相等,樣式無異,故稱“姊妹”。

    它風格獨特,造型別致,是名工巧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勢架橋的智慧結晶,為研究明、清民間藝術和古橋建造,提供了重要的資料。近年來,安縣縣委、縣政府結合千佛山旅游業(yè)開發(fā),對古橋進行了保護維修,使該橋成為游人一個新奇的觀賞景點。

    姊妹橋橫跨河面,矗立在蒼樺翠竹間,相映成趣,風格獨特,造型別致,是名工巧匠因地制宜,以勢架橋的智慧結晶,為研究元、明、清民間藝術和古橋建筑,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史料。成為千佛山生態(tài)自然旅游風景線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傳說

    傳說很多年以前,當?shù)赜?一孿生姊妹,長大后出嫁,舍不得離開鄉(xiāng)親,立誓要為家鄉(xiāng)做一件好事,年年上山種樹,樹木長大后用來修建大橋。這件事感動了山神,有—天姐姐與丈夫上山栽樹,路過一口水井時,發(fā)現(xiàn)井里有一根圓木冒出來,夫妻便將它拉出來,但拉出一根又冒一根,一連拉了一百根,當他們說修橋夠用了時,井里不再冒木頭了。也是在這一天,妹妹與妹夫干活下山路過一巖洞時,發(fā)現(xiàn)巖縫中夾了一根圓木,他倆便將這根圓木拉出來,但拉出一根又冒出一根,兩人說修橋夠用了時,巖縫不再冒木頭子。她們將木頭拉到河邊,根據(jù)地形各自造了一座樣式無異的木橋,后人稱這兩座橋為姊妹橋。

    四川自古就有“蜀道”之稱,我想它的厚重不僅在于蜀道,還在于古橋古文化這些古歷史的存在與襯托。

    無論在蘇州,在烏鎮(zhèn),在桂林,還是在四川,總有那么些閑適的古橋與橋文化,讓人冥想,更讓無數(shù)的人向往......

    
相關圖集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