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登基溝大橋鋼鐵板嫁裝已完成,目前我們采取三班倒工作機制,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施工,已完成了整體工程的70%。”施工現(xiàn)場負責人楊清榮介紹說,為保證施工順利進行,他們抓緊午休,夜間等時機不間斷在施工。
據(jù)了解,基溝橋位于G213線K39+974處,在2019年8月20日的強降雨及泥石流災害中遭到損壞。原橋為2-30m斜交135°的簡支T梁橋,在泥石流作用下完全損毀。作為災后重建的恢復項目,重建的登基溝中橋需盡可能的減少對原河溝水流的影響,并縮短建造時間,以利于沿線百姓的交通聯(lián)系。采用1-60m的鋼板組合梁橋,直接利用原有的兩側重力式橋臺,按照斜交135°布孔,橋面寬度9m,一跨跨越登基溝河溝,河溝中不設置橋墩,可以最大限度地較少泥石流次生災害對交通設施的影響。施工單位于9月初進場施工,目前施工進展順利。國道213線(映秀至汶川段)作為阿壩州進出成都最便捷的通道,重建改變了原有橋梁的設計,增強了橋梁的過水性和使用耐久性,整體性能大幅提升。
“下一步我們加大人員機械的投入,克服天氣寒冷的困難,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施工,確保到十二月底登基溝大橋能夠順利通車。”楊清榮說道,由于橋梁建設時間緊、任務重,施工單位充分考慮到天氣等不可控因素,充分科學合理安排工期,全力搶抓當前有利施工時間,全力以赴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確保橋梁在既定日期交付使用,減輕高速公路通行壓力,讓群眾和過往車輛安全通行。目前,工程項目進場人員126人,龍門吊一臺,吊車5臺,挖掘機6臺,裝載機2臺,30KW發(fā)電機3臺,75KW發(fā)電機2臺,200KW發(fā)電機1臺,315變壓器2臺,項目總工期為365天,2020年5月25日開始施工,2020年年底預計完成登基溝大橋、徹底關中橋、一碗水邊坡整治及高店大橋下部結構和T梁預制。
據(jù)了解,國道213線映秀至茂縣段災毀整治工程項目地址位于國道213線阿壩州汶川縣境內(nèi),起于映秀鎮(zhèn)燒火坪岷江大橋頭,止于汶川縣城大禹廣場。該路段全長53.266公里,該項目災毀整治長度1.17公里。路面為瀝青路面,路面寬8.5米,技術等級為二級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