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安江界河橋位于貴州省甕安縣江界河風景區(qū),在甕安縣城以北48公里處的震天洞峽谷中。該橋由貴州省交通廳桁式組合拱橋課題組設計、同濟大學合作,貴州省橋梁公司施工,于1995年12月竣工通車。
大橋全長461米,寬13.4米,橋面至最低水面263米,主跨為1孔330m組合應力混凝土桁架拱,橋面高出常水位近270m。邊跨桁架順著山坡分別為30+20(m)及30+25+20(m)。
它的布孔特點是利用山坡巖石,使邊孔的下弦桿與巖盤合一,斜拉桿的預應力粗鋼筋錨于巖盤內。
大橋施工中最關鍵的工序是主孔懸拼施工。采用桁架伸臂法,逐件逐段地吊裝就位,至跨中合攏。
施工中,半徑最大懸掛時,有7萬kN的力從主孔傳至邊孔,兩岸堅固的巖石地基是主孔懸掛重量賴以穩(wěn)定的基礎。
主孔和邊孔的132個構件,依次安排在兩岸引道上預制。預制構件最長39米,最高6米,最寬3.7米,最重126噸。超高、超長、超重的大型預制構件,全是箱型薄壁截面,最小壁厚僅12厘米,預制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主孔吊裝采用120噸鋼人字桅桿吊機,桅桿起重臂高41米,分成14個節(jié)段,2個吊鉤,以便系掛起重索和背索。桅桿自重27噸,最大吊重120噸,自重與起重之比為1:4.4。桅桿安裝完畢,像一個鋼鐵巨人,英姿勃勃,高聳人云。
大橋采用人字桅桿吊機懸拼吊裝架設,為世界第一座大跨度桁式組合拱橋,此項技術的研究和應用1996年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貴州省第9次優(yōu)秀工程設計一等獎,199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年和1997年度獲交通部公路工程優(yōu)質工程一等獎。
江界河大橋的建成,不僅溝通了甕安與遵義的公路交通,方便了兩地人民的經濟交往,而且為四川、重慶車輛經貴州入廣西、湖南提供了一條新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