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線上第一橋:飛仙關橋開工維修
2015-04-07 來源:四川在線
(彭加權 記者 游飛)川藏線上第一座鋼架橋——飛仙關橋(又名飛仙關懸索橋),在“休眠”40多年后,即將迎來重展英姿的一天。4月6日,記者從蘆山縣獲悉,作為飛仙關古鎮(zhèn)災后重建項目的一部分,維修飛仙關懸索橋工作于近日開始,該工程采用修舊如舊的辦法,預計4月20日前這座老大橋?qū)⒅卣巩斈暧⒆恕?br />
1950年,原西南軍區(qū)在飛仙關修建懸索大橋,該橋于1951年竣工通車,成為西進康藏的318國道線上的重要設施。
飛仙關懸索橋位于蘆山縣飛仙關鎮(zhèn)飛仙關村熊河壩組與天全縣多功鄉(xiāng)多功村5組之間,是川藏公路上的第一座橋、全國為數(shù)不多的“三跨連續(xù)鋼桁加勁懸索橋”之一,也是新中國成立后道橋?qū)<覀円秊樽院赖?ldquo;國產(chǎn)”大橋杰作,當時使用的材料都是就近取材的國產(chǎn)產(chǎn)品。橋頂“飛仙關橋”幾個大字為劉伯承元帥書寫。
1972年,飛仙關懸索橋旁建起了飛仙關石拱大橋,并投入使用后,飛仙關懸索橋就此“退休”。
在飛仙關懸索橋維修現(xiàn)場,記者看到,飛仙關鎮(zhèn)一側(cè)的橋墩處已經(jīng)搭起外架,2名施工人員腰系保險繩,正用紅漆重新涂刷橋墩兩邊大字。橋頂處,“飛仙關橋”四個大字很醒目。
施工負責人于建華介紹,飛仙關橋的維修采用修舊如舊的辦法,將用紅漆填寫橋墩兩邊的字體,橋上五星色彩將填成黃色,大橋鋼架要進行除銹和防腐處理,大橋橋面還要鋪設橋板,恢復人行功能。同時,還要為大橋樹碑,碑上刻“川藏線上第一橋”,以及大橋簡介等字樣。維修之后的飛仙關橋,將成為當?shù)匾淮箫L景,助推當?shù)芈糜谓?jīng)濟的發(fā)展。據(jù)悉,下一步,還將對橋進行進一步鑒定,制定更全面的維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