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言路暢通與道路暢通同等重要
2015-07-22 
        三峽晚報訊

        本報評論員喻植桃

        BRT開通成為宜昌人關注的熱點,這種關注不僅在路上,也在輿論常BRT運行已有6天,從當初輿論的沸沸揚揚到現在漸趨平靜,整個過程比較耐人回味。

        BRT到底好不好?在最初的紛亂里,眾說紛紓我們該聽誰的?事關出行,我對此真的很好奇。

        此次,關于BRT,有一則《重慶日報》刊登的重慶BRT拆除的舊聞,在微信圈里廣為轉發(fā),我想,轉發(fā)的人里,一部分是出于對BRT前景的擔憂,還有相當一部分轉發(fā)的人屬于手滑。作為有著多年網齡的媒體人,看了許多網絡炒作大戲,對于網絡言論,多少有一點辨識的警覺。從全國的情況看,重慶BRT的狀況不足以成為評價BRT好壞的依據。

        那么,只有來自現場的聲音比較真實。

        一個現場,在路上。BRT運行第一天,出租車司機抱怨,東山大道??奎c太少;私家車主說:信號燈較多,不適應;BRT上的乘客說:車到了門沒開,站點內缺垃圾桶……

        還有一個現場,在BRT運行僅兩天后,市政府組織各部門召開的BRT試運行通氣會上。負責BRT報道的同事何凡一直在采訪第一線,當時,面對各種抱怨他嘀咕了一句:毛市長都在會上說出租車??奎c少了,要解決;還有一位媒體同仁在開行當天全程跟蹤后表達了自己的觀點:BRT對于乘公交出行的人來說,是好事,它的快捷不容置疑,它最重要的意義,倡導的是公交先行的理念,提倡低碳出行……不過,在BRT運行的頭三天里,這兩個聲音并不強大。

        我們將兩個現場進行對接發(fā)現:BRT開通,政府部門沒有“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而是一直在路上,在傾聽,在及時地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BRT15日試運行,17日,對于市民反映的問題,政府部門一一給出了解決辦法。

        對于BRT這一新事物,也許道路一時還不像理想的那么通暢,但市民與政府部門之間的言路始終是暢通的,這是一個極好的吸納民意的“工程”。有了言路的暢通,可以變被動為主動,變消極為積極,這幾天網絡出現的積極變化證明了這一點。

        本文來源:荊楚網-三峽晚報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