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國內首條“穿黃”地鐵實現雙線隧道作業(yè)
2016-02-01 
        原標題:迎門灘至馬灘區(qū)間左線隧道掘進至黃河南岸河堤

        國內首條“穿黃”地鐵實現雙線隧道作業(yè)

        

        中國甘肅網2月1日訊據鑫報報道(記者張小燕文/圖)克服復雜水文地質條件,攻克穿黃施工技術難題。1月30日,國內首條下穿黃河地鐵隧道工程——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迎門灘至馬灘區(qū)間左線隧道掘進至黃河南岸河堤,繼2015年12月31日右線隧道首次穿越黃河后,該區(qū)間成功實現雙線隧道穿黃作業(yè)。

        當日下午,記者從迎門灘站盾構始發(fā)井進入迎馬區(qū)間左線隧道,沿著搭建在隧道壁上的狹窄施工棧道前行,前行560環(huán)(每環(huán)1.2米)之后,隧道已深入黃河底部。又前行400多米,可以看到正在繼續(xù)掘進的“金城六號”泥水平衡盾構機。迎馬穿黃區(qū)間隧道施工的中鐵十六局項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左線隧道至此已穿越黃河,盾構機上方即是南濱河路。地鐵隧道并非完全水平伸展,而是有一個適度的彎曲,以方便列車啟動提速,“金城六號”盾構機目前所處的位置,恰好就是彎曲的隧道的最低點,隧道貫通后這里會設置一座泵站,用來抽取淤積的泥水。

        迎門灘至馬灘區(qū)間右線隧道長約1906米,左線隧道長約1908米,其中左、右線下穿黃河段長度均為404米。2014年11月1日,迎馬區(qū)間正式開始施工,由我國自主研發(fā)生產的泥水平衡盾構機“金城5號”從黃河北岸迎門灘站始發(fā);2015年4月18日,“金城六號”泥水平衡盾構機同樣從迎門灘站始發(fā),向馬灘站方向掘進。

        迎馬區(qū)間盾構施工需長距離穿越黃河上游高富水、大粒徑、高硬度砂卵石地層,有大量的漂石存在,盾構工法受底層條件與水文條件、以及隧道涌水、涌沙等風險影響,穿黃段盾構施工也曾被國內知名專家定義為“世界性技術難題”。面對種種難題,建設單位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與參建各方在前期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進行了多輪技術研討和專家論證,補充完成黃河河床及隧道周邊地質勘探、技術方案和設備材料等準備工作。在穿黃掘進過程中,施工單位中鐵十六局項目部科學組織施工,根據地質情況、地下水情況及黃河水文情況,設定科學合理的盾構機掘進參數,加強掘進控制。同時,針對黃河下易失穩(wěn)等風險,及時采取水下注漿加固、洞內超前支護等多項措施,保障盾構機掘進過程安全平穩(wěn)可控。

        經過參建各方的共同努力,“金城五號”、“金城六號”泥水平衡盾構機先后下穿銀安路、黃河北岸中間風井、北濱河路、濕地公園,繼2015年12月31日“金城五號”盾構機成功穿越黃河河道后,“金城六號”盾構機也于今年1月30日順利完成迎馬區(qū)間下穿黃河作業(yè)任務,至此迎馬穿黃區(qū)間雙線隧道成功實現雙線穿越黃河,為1號線一期工程及后續(xù)地鐵穿黃項目建設提供了大量成功經驗。根據下一步施工計劃,“金城六號”盾構機在抵達黃河南岸后,將繼續(xù)向馬灘站掘進,預計將于今年10月實現迎馬區(qū)間雙線隧道貫通。

        相關新聞

        蘭州地鐵西關十字站

        盾構機吊裝完成

        中國甘肅網2月1日訊據鑫報報道(特約記者楊明記者張小燕文/圖)近日,記者從中鐵二十一局集團蘭州地鐵10工區(qū)項目部獲悉,蘭州地鐵1號線一期西關十字站兩臺盾構機“金城一號”、“金城九號”吊裝下井,組裝完成。

        西關十字站自2015年12月初開始盾構機下井施工以來,克服了運輸道路限制、作業(yè)場地狹孝吊裝安全風險大、組裝件數多等困難,在項目部精心安排下,圓滿地完成了兩臺盾構機同時下井組裝任務,目前各項工作基本完成,為春節(jié)后盾構機始發(fā)創(chuàng)造了良好得條件。

        “金城一號”、“金城九號”盾構機將分別擔任西關什字至省政府地鐵左右區(qū)間掘進施工,此區(qū)間沿張掖路步行街下穿,至通渭路與張掖路路口后,以400米曲線轉向東南方向,側穿中廣商務大廈、信安大廈,到達酒泉路與張掖路路口東南角設置的省政府站,左線全長803.74米。右線全長794.33米。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