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上游第一橋望東長江大橋合龍
2016-08-11
8月10日上午10時10分,隨著主梁最后一條焊縫施工完成,目前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度疊合梁斜拉橋——望東長江公路大橋順利實現合龍。
順利合龍 預計年底建成通車
8月9日,記者來到正在建設中的望東長江公路大橋,發(fā)現大橋橋面已經基本建成,只剩下最后一段橋面尚未合龍,大橋建設者正在做大橋合龍前的最后準備工作。
記者在現場采訪了解到,合龍是大橋最后一項控制性工程,由于橋體結構受環(huán)境溫度、濕度影響很大,需要測算最合適的溫度和濕度。合龍需先經過現場預拼,將重達398噸的合龍段箱梁和南北岸兩側已經安裝到位的梁段,利用624顆螺栓進行精確栓接,確保每個孔都準確無誤地對接。
8月10日上午,隨著主梁最后一條焊縫施工完成,目前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度疊合梁斜拉橋——望東長江公路大橋順利實現合龍。合龍后,將進行橋面鋪裝、亮化工程和標牌等安裝,預計年底建成通車。
八百里皖江 入皖第一座跨江橋梁
望東長江公路大橋由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投資建設,大橋北接雷池故地安慶望江縣,南連堯舜之鄉(xiāng)池州東至縣,上距九江長江大橋105公里,下距安慶長江公路大橋65公里,是八百里皖江上游的第一座長江大橋,是國家高速公路網G35(濟南至廣州)中最為便捷的過江通道,也是安徽省“四縱八橫”高速公路網中“縱四”重要組成部分。
望東長江公路大橋路線起于望江縣城茶庵,順接潛山至望江高速公路,在司家閣跨越長江,在香隅鎮(zhèn)與東九高速公路交叉,向東南跨越G206后在良田接安慶至景德鎮(zhèn)高速公路,建設里程約38.025公里,概算總投資50.38億元,建設工期4年,是安徽省第一座融合路、橋、隧各種建設元素的高速公路工程。其中長江大橋長3.608公里,大橋按設計速度120千米/小時的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計荷載為公路I級,橋梁整幅標準寬度33米。
望東長江公路大橋設計單位為安徽省交通規(guī)劃設計研究總院和中交公路規(guī)劃設計院,省交通運輸廳專門成立望東長江公路大橋現場指揮部,承擔望東長江公路大橋項目現場組織指揮工作。
大橋建設 “三個第一 四個首創(chuàng)”
“執(zhí)工匠之心,鑄品質大橋”。項目負責人房濤介紹,大橋建設成果有“三個第一,四個首創(chuàng)”:大橋主跨638米為目前同類型橋梁跨度的世界第一,實現疊合梁橋建造技術的重大突破;大橋主塔高217米,為鉆石型混凝土索塔,其超大懸臂空間構造世界第一,豐富斜拉橋索塔結構選型;大橋南主墩基礎施工第一次采用高低刃腳異型鋼圍堰臥式翻轉水下施工技術,填補世界橋梁施工技術空白;主梁設計首創(chuàng)基于時變效應應力作用下的鋼混結合新方法,大大改善疊合梁的長期受力性能;主梁制造首創(chuàng)將預制橋面板與鋼梁組拼工藝相結合的全節(jié)段工廠化制造方法,實現疊合梁標準化、精細化施工;主梁架設首創(chuàng)懸臂吊裝無預應力施工架設工藝,縮短大橋工期,節(jié)約工程造價;大橋管理首創(chuàng)CACE工程質量預控及評價體系,將大橋分解為上千個細小質量預控關鍵單元,開展質量管控,確保大橋品質。
“雷池故地” 加速融入皖江城市群
“一橋飛架越雷池,玉帶逶迤訪堯舜”。望東長江公路大橋合龍,必將帶動望江縣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從高空俯瞰,大橋猶如長虹臥波、蛟龍出水,云卷云舒的水天之間,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
大橋建成,使?jié)鷱V線高速公路原經安慶過江縮短50公里,九江大橋上皖中北、山東、蘇北等北部地區(qū)通往福建、贛東的車輛縮短47公里。對加強華東、華北地區(qū)與華南地區(qū)的交通經濟聯系、充分發(fā)揮濟廣高速公路的效益、避免出現過江交通瓶頸現象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也加強了大橋長江兩岸的交通經濟交往,有利加快皖江沿線的整體開發(fā)。
對我省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發(fā)展,貫徹中部崛起、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yè)轉移示范區(qū)規(guī)劃與我省東向發(fā)展戰(zhàn)略;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和我省過江通道布局;實現長江三角洲及其周邊地區(qū)的一體化、均衡化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