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地鐵施工四次穿越黃河填補世界同類施工空白
2016-12-29
(原標題:蘭州地鐵施工四次穿越黃河填補世界同類施工空白)
央廣網蘭州12月29日消息(記者王妍)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我國首條下穿黃河的地鐵隧道——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近日實現四次穿越黃河,全部成功貫通,填補了世界同類施工空白。
在歷經6個月的施工后,兩天前,“金城4號”盾構機掘進抵達黃河北岸中間風井。至此,蘭州地鐵軌道一號線一期工程成功實現四次下穿黃河,這一重難點控制性工程順利完工。
在我國,習慣上將用于軟土地層的隧道掘進機稱為盾構。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東起蘭州市城關區(qū)東崗鎮(zhèn),西至蘭州市西固區(qū)陳官營,正線長26.78公里。根據線路規(guī)劃,分別在奧體中心至世紀大道、迎門灘至馬灘區(qū)間單線四次下穿通過黃河,區(qū)間長度分別為991米和1908米,屬國內首個地鐵隧道穿越黃河工程。
據盾構負責人介紹,重難點主要分三個方面,一是地質、水文條件復雜。其中,河床下卵石含量高達82%,卵石強度高達200兆帕,卵石含量非常高;二是埋深大?!按S”隧道主體結構均位于黃河河面下40余米,河床下23米至29.6米之間;三是水壓高。蘭州地區(qū)黃河兩側的地下水比黃河水位要高,這在盾構施工過程中風險非常高,極易出現河床坍塌甚至冒頂透水等重大風險。軌道交通領域內的專家專程曾來到多個盾構“穿黃”區(qū)間施工現嘲問診把脈”,將“穿黃”工程定義為“世界級施工難題”。
面對在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盾構機漏漿失壓、擊穿河床、河水倒灌、刀盤卡死、排漿不暢、磨損嚴重等巨大風險,負責人表示,每掘進一環(huán),需要兩個小時,而這一環(huán)的準備時間是掘進時間的十倍。
之前,承擔蘭州海關至馬灘穿黃盾構區(qū)間的“金城5號”、“金城6號”分別于今年7月28日和10月26日順利完成任務,再加上這次“金城4號”的優(yōu)異表現,蘭州軌道交通建設者在歷時700余天的不懈努力后,成功實現盾構安全下穿黃河的國內先例,在施工過程中未出現河床塌陷和河底冒頂等險情,科學探索出了盾構在砂卵石地層中掘進技術參數,為國內乃至世界范圍內的同類施工填補了技術空白。
(原標題:蘭州地鐵施工四次穿越黃河填補世界同類施工空白)
本文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