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打通“斷頭路”——鶴大公路與哈肇公路連接線工程即將竣工
2017-09-27
加快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今年初,新一屆市領導班子本著推動城市轉型,交通必須先行的信念,加快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在市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搶抓機遇,利用國家倡導的ppp模式謀劃了一批公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讓我市企業(yè)和百姓盡快享受到完善的公路路網(wǎng)所帶來的便利。
為了加快推進ppp公路交通項目,我市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長于志偉為組長的市公路基礎設施ppp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由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沙家慶擔任主任,副局長高偉連擔任副主任。工作中,于志偉經常到現(xiàn)場檢查工程進度。沙家慶、高偉連更是認真踐行市委提出的“一線精細工作法”,在協(xié)調各單位部門相關工作的基礎上,不分工作日和休息日、不分白天和黑夜奔忙在各施工現(xiàn)場,認真履行建設單位職責,協(xié)調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各種困難,與施工人員一起推進工程進度。
在該項工作中,我市初步擬定了12個ppp公路交通建設項目,第一個項目包5個項目計劃今年開工建設。其中鶴立湖景區(qū)旅游公路項目歷時68天已竣工使用;鶴大公路與哈肇公路連接線項目建設歷時整100天,將于“十一”節(jié)后全線通車;南崗路改擴建等工程也將于10月末前完工;鶴崗市至桶子溝國家森林公園公路、鶴崗市至細鱗河國家森林公園公路,目前均已完成社會資本方招標,正在進行土地、林地手序辦理事宜。
目前,已通過招投標確定與龍建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據(jù)了解,龍建集團是國資委下屬的上市公司,是中國北方最大的路橋施工企業(yè),人才、設備等力量十分雄厚。為了建出高質量的道路,他們鋪設了35公分厚的水穩(wěn)層,并采用了SMA-16瀝青馬蹄脂混凝土和AC-20改性瀝青混凝土兩項新技術。應用這項新技術的最大好處就是建成后的道路抗滑、抗車轍,并且越碾壓越結實,耐久性特別強,達到一勞永逸的目的。
鶴大公路與哈肇公路連接線工程就是采取這兩項新技術建成的。多年來,我市鶴大高速南風井紅太陽加油站至哈肇公路新華道口之間的那條4.9公里長的水泥混凝土二級公路,擔負著周邊煤礦、企業(yè)和外地車輛往返我市、農墾寶泉嶺管理局、蘿北縣之間的交通重任。由于重車碾壓,造成路面早已破損嚴重,車輛通行效率低下,安全隱患日益凸顯。為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我市決定提高原二級公路標準,按照一級公路半幅的建設標準,路面由10米拓寬至10.5米進行升級改造,打通連接這段“斷頭路”。該項目施工隊是7月1日進駐現(xiàn)場,在水穩(wěn)層施工階段,他們挑燈夜戰(zhàn)24小時施工,為項目如期竣工贏得了寶貴時間。進入瀝青罩面階段后,由于夜間作業(yè)達不到施工要求,他們就從24小時施工改成天亮施工天黑收工,直至9月20日工程主線竣工。但現(xiàn)在還不是全線通車,因為在這段路還要建設一座橋梁。其中橋下過水涵洞的伸縮縫需要十天左右的養(yǎng)生期,待“十一”過后養(yǎng)生期結束才算是全線通車。
建黨節(jié)進場施工,國慶節(jié)后全線竣工,市交通運輸局百天完成鶴大公路與哈肇公路連接線工程項目建設,成功連接起鶴大公路和哈肇公路兩條主干線,形成國防路、南崗路、鶴大公路與哈肇公路連接線為主干路網(wǎng)的城市東部外環(huán),有效解決了我市東部地區(qū)斷頭路、瓶頸路和大貨車不進城等問題。這是我市利用ppp項目模式鋪設公路基礎設施、完善公路路網(wǎng)、改善交通環(huán)境的又一成功典范。
今年,我市把交通運輸工作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fā)展大局,運用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突破資金瓶頸,使交通充分發(fā)揮城市發(fā)展的先行官的作用,開啟了我市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的新紀元。隨著一個個項目的建成并投入使用,鶴崗的城市交通會更加暢通,城市發(fā)展會更具活力,我們建設“活力邊城、幸福家園”的目標也一定能夠早日實現(xi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