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互聯網+時代道路交通困境待解智能交通市場起航
2015-08-15 
        近日,第7屆中國國際道路交通安全產品博覽會召開,會上科技人員向大眾展示了未來交通的發(fā)展藍圖。當前我國城市道路擁堵等問題嚴重,在“互聯網+”強勢席卷之下,智能交通逐漸為道路問題提供了新思路。智能交通是物聯網技術落地后的產物,是未來交通系統的發(fā)展方向,它是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傳感技術、控制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于整個地面交通管理系統而建立的一種在大范圍內、全方位發(fā)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系統。

        

        車輛控制系統、交通監(jiān)控系統、車輛管理系統與旅行信息系統是智能交通四大子系統,拼接物聯網技術,有效地利用現有交通設施、減少交通負荷和環(huán)境污染、保證交通安全、提高運輸效率,因而近年廣受重視。

        前瞻產業(yè)研究院提供的數據指出,近年我國城市智能交通主要依靠政府投資建設,行業(yè)發(fā)展受政策影響明顯。2011年依靠“十二五”智能交通行業(yè)政策利好影響,中國城市智能交通市場爆發(fā)式增長,市場規(guī)模增長由接近20%猛增到30%以上;2012年受國家宏觀經濟環(huán)境不佳和各地方政府換屆的影響,市場規(guī)模增速回落到20%以內;2013年在國家債務審計,地方債務問題備受關注的情況下,市場增速并未達到市場預期,保持了20%的增長水平,全年市場規(guī)模達到192億元。

        截至2014年年底,中國有35個城市汽車超過百萬輛,北京、成都、深圳等10個城市汽車超過200萬輛,城市擁堵問題日趨明顯。在“限購”“限行”等臨時性的行政手段之外,以大數據為支撐,以源頭疏導為宗旨的智能交通正日益成為中國城市發(fā)展中一支重要的治堵力量。隨著國家大力提倡“互聯網+”與各行各業(yè)融合發(fā)展,預計2015年我國智能交通市場將要起航,龐大的產業(yè)鏈即將受益。

        以車載導航為例,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的汽車保有量迅速增加,交通出行量大幅上升,使得巨大的行車需要與有限的交通基礎設施之間的沖突進一步加劇,必將催生出龐大的智能交通產品市常目前,車載導航系統的安裝率僅為2%,遠低于日本60%、韓國40%、歐美25%的水平。保守估計,若中國達到30%的安裝率,車載導航系統的潛在市場規(guī)模就可達1500億元。

        發(fā)展智能交通在帶動龐大軟硬件設備行業(yè)發(fā)展的同時,還將催生交通信息服務等新興產業(yè)的形成,形成交通管理、出行信息服務、應急管理、電子收費、公共交通運營管理等不同的系統應用。從軟硬件產品看,智能交通建設需要大量芯片、光纖、傳感器,這些產品的研發(fā)、投資、生產,將拉動高科技產業(yè)增長,創(chuàng)造大量就業(yè)崗位。同時,智能交通信息平臺的建設為交通信息服務業(yè)的興起提供了基矗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yè)研究院,未經前瞻產業(yè)研究院書面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